topshape rightshape solid-square

安装流程

陈恭才是烛龙?一图看懂《风起陇西》人物干系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5-30
  • 作者:宝宝计划
  • 栏目:安装流程

不日,陈坤、白宇领衔主演的电视剧《风起陇西》正在央视、爱奇艺热播。该剧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,由诸葛亮因情报掉包陷落街亭,初度北伐失败为故事绝顶,报告了蜀汉、曹魏两方奸细之间的生去世博弈。蜃楼海市的人物干系,华丽厚重的历史后援,“服饰+谍战”的题材翻新,都令一些观众直呼“出场人物多,记不住看不懂”。相较以往谍战剧中两极对立、善恶判此别传统剧情,《风起陇西》更多默示了在战火四起的战役常代,各小我物因具有一概的信奉和放弃而以至管制哀伤,身不禁己的纠结。宝宝计划记者梳理了该剧近20位关头人物及其人物干系,扶助诸位清晰观剧,一同找到奸细“烛龙”地址。

陇及陇山、陇右

先来了解一下这个“陇”。

甘肃省的简称叫陇,这儿的陇指的是陇山,而不是陇西。那么陇山在哪儿呢?

陇山位于宁夏、甘肃、陕西三省交界处,它是陕北黄土高原与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,也是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。陇山呈南北走向,长约240公里,东西宽40—60公里。山分南北两段,北段称大陇山,现在叫六盘山,山岭高大,海拔多在2500米以上,主峰在宁夏固原市的隆德县境内,海拔2900多米。南段称小陇山,也称陇头、陇阪、关山。陇山地势高峻,东望关中,西控陇右。汉代以后,陇山成为丝绸之路南北中三线的必经之地。

小陇山今人又叫关山,大致南北向纵贯甘肃省的华亭县、张家川县,陕西省宝鸡市的陇县、陈仓区,成为渭河与泾河、千河的分水岭。

古代的“陇”与“垄”相通,指的是田埂。生活在关中平原的古人,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,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。以陇山为基点,陇山东面为陇东,西面自然就是陇西了。

在甘肃省,现在还有陇东的叫法,地域范围包括现在的庆阳市和平凉市的部分地区。历史上,陇西的范围较广,包括现在的陇南市北部,天水市、定西市全部,临夏州、兰州市的部分地区。古人以西为右,因而陇西又叫做陇右。

秦国兴起之前,其先祖秦非子被西周封于秦邑养马,而秦邑正是陇山以西的张家川和清水县一带。历史上,陇山以西也是冲突激烈的区域,西周把陇山以西的人称为西戎,后来就成为侵入周朝的西方部落的统称。西戎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,有些就是商代所称的羌人,有的则是中原迁去的,还有些是周朝的人,被西迁到了陇山以西,与羌人杂处,后来都称为西戎。

图片

陇山,今人称作六盘山。

陇西郡

下面说一下陇西郡。

在中国,秦国开始推行郡县制,代替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,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。

到了东汉,仍置陇西郡,治所狄道,领11县,不过区域有所调整,原领狄道、临洮、襄武、首阳、安故、大夏、氐道7县,分襄武县新置障县(今漳县西南),金城郡袍罕(fú hǎn,今临夏)、白石2县划入陇西郡;撤销予道,另置河关县(今积石山县),属凉州刺史部。东汉时期,羌人反复叛乱,人口锐减,治所曾迁至襄武县,后又迁至狄道。汉末凉州并入雍州,属雍州。

其后到来的三国时期,陇西郡地属于魏国,魏国初置秦州,属秦州,后秦州并入雍州,属雍州,郡治迁至襄武县(今陇西县东南),辖地县数目减少。

西晋南北朝时期,天下大乱,各路“诸侯”你争我抢,陇西郡所在的地区,政区变化频繁,在此不说(要说,一篇短文也说不明白)。

隋朝立国后,开皇三年(583年)废除陇西郡。大业三年(607年)复置陇西郡,治襄武县,领襄武、陇西、障县(今漳县)、长川(今秦安县东北)、渭源5县。

唐武德元年(618年)废郡改置渭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渭州又为陇西郡,仍治襄武县,领襄武、陇西(今武山县西北)、彰县(今漳县)、渭源4县,属陇右道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为渭州。此后,陇西郡名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图片

秦置陇西郡,管辖范围较广。

陇西县

秦孝公十三年(前349年),“改诸邑为道”,置豲(huán)道,治所在今陇西县东南,为今陇西境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。

西汉高祖二年(前205年),设置襄武县(治所在今县城东南5里处)、首阳县(治所在今县城西50里处),今陇西境有襄武县、首阳县和豲道。武帝元鼎三年(前114年),设置兰干县(治所在今陇西北部)。当时,今陇西境有襄武县、首阳县、兰干县和豲道并存。襄武县、首阳县隶属陇西郡,兰干县、豲道隶属天水郡。

东汉安帝永初四年(110年),由于北地郡羌人叛乱,“徙金城郡治襄武”。次年,“陇西郡徙襄武”,襄武成为两郡郡治。灵帝中平五年(188年),置南安郡,郡治豲道,辖豲道、新兴县(在今武山县境)和中陶县(废兰干县置)。此时今陇西县境有襄武县、首阳县、豲道、中陶县并存。

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年),陇西郡治由狄道移襄武县,今陇西境有陇西、南安两郡同治。

西晋、东晋至十六国时期,今陇西境仍有襄武县、首阳县、中陶县和豲道,分属陇西、南安二郡。

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年),废陇西郡、南安郡,置渭州(治襄武),并改内陶县为武阳县。开皇十年(590年),改武阳县为陇西县(陇西县名之始),与襄武县同属渭州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年),废渭州,又设陇西郡(仍治襄武),领5县,今陇西境有襄武、陇西、渭源三县。

唐高祖武德二年(619年),废陇西郡,置渭州,治襄武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州为郡,仍置陇西郡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又恢复渭州建置,陇西郡隶属渭州,并在渭州增设中都督府,郡治、州治、府治均在襄武县。

宋仁宗皇祐五年(1053年),以襄武县旧城址建古渭砦。神宗熙宁五年(1072年),升古渭砦为通远军。元祐五年(1090年),设陇西县(县名沿用至今),以古渭砦为县城。崇宁三年(1104年),改通远军为巩州,州治陇西。

金哀宗正大六年(1229年),设巩昌府(后改为巩昌路),并置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,均治陇西。

元世祖中统二年(1261年),改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。至元九年(1272年),设巩昌路府,隶属陕西四川行省。至元十一年(1274年),设陇右诸州提刑按察使司,治巩昌。至此,巩昌成为今甘肃省兰州以东,包括陕西5县、四川4县广大地区的军政中心。

明朝仍在陇西设巩昌府,隶属陕西行中书省(后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)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年),设巩昌卫指挥使司(军制)。成祖永乐年间(1403—1424年),设分守陇右道,治陇西。

康熙三年(1664年),陕西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,辖巩昌、临洮、平凉、庆阳4府9州28县。同年,陕西按察使司增设按察使一员,驻巩昌。康熙六年(1667年),陕西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。次年,改巩昌布政使司和巩昌按察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和甘肃按察使司,移治兰州。从此,陕甘分省。巩昌府由陕西行省划归甘肃省,陇右道由秦州移驻巩昌。

演变太复杂,我们只需记住:陇西作为县名,始于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年),距今有1400多年了,历史也很悠久啊。两汉时的县名叫襄武,唐时叫渭州,北宋叫通远军,金、元、明、清时期,大多时间叫巩昌。

陇西县城中心有一座古楼,名叫威远楼,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(1023年),以渭州地修筑占渭砦后,韩琦筹划边防时,于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,名曰“威远楼”,取威震远方之意。元世祖中统二年(1261年)扩建城垣时,将威远楼移建城中。元顺帝至正元年(1341年),设置铜壶滴漏、更鼓于其上。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年)重建,取名“雄镇楼”。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,移置北宋所铸铜钟于楼上,无事报时,有事报警,所以又叫“钟鼓楼”。

图片

陇西县城中心的威远楼

结尾的话

图片

  • 标签: